发表 4 月 前讲座, 在专辑中: 羞耻(共5篇)

04.羞耻造成的结果_詹姆斯·科菲尔德博士

  • 183
  • 0
  • 0
  • 0
  • 0
  • 0

那恶者已经用羞耻、隔阂、秘密和悲伤填满了他的墨笔,正在书写他黑暗的故事。上帝的故事是光明的,有救赎、盼望、群体、真理和荣耀,都是用祂自己的血写成的。

歌词

羞耻造成的结果

编者注:这是《桌边谈》杂志:羞耻系列的第四章。

在这个充满悲伤与盼望、尊严和堕落、痛苦和荣耀的时刻里,一群哀悼者齐聚一堂,为的是纪念一位男士的生命;一位悲伤的母亲站在他们面前,说:“羞耻杀了我的儿子,路加。羞耻使他沉默,并带着可怕的悔恨活在黑暗的秘密中;虽然有朋友在他身边,但他却非常孤单。”她看了看人群里的一张张脸庞,默默地认出当中有一些她所认识的人,她知道他们也正受成瘾症所苦,于是她告诫他们,说:“不要让羞耻得逞。那恶者已经用羞耻、隔阂、秘密和悲伤填满了他的墨笔,正在书写他黑暗的故事。上帝的故事是光明的,有救赎、盼望、群体、真理和荣耀,都是用祂自己的血写成的。”

去年,路加强生在与毒瘾和羞耻的长期抗战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虽然他是个在基督教家庭长大的年轻人,也曾宣称自己信靠基督,但他失去了一切的盼望。他不知道,其实那充满恩惠的福音已经以基督里的身份取代了他那以羞耻为根基的身份。路加强生的故事是以羞耻的声音描述的,这与《路加福音》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路加福音里充满了羞耻被荣耀战胜的内容。在路加强生的生平中,那恶者挟持了荣耀的故事,并将之染上阴影。一个被羞耻吞没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处境而孤立自己并责怪别人。最后,羞耻会让人习惯活在一种总是逃避的关系当中。我们不想被人发现,不想让人知道我们最黑暗的那一面。

这不只是路加强生的故事,因为羞耻是每一个人生命故事中的一部份。羞耻擅自出现在我们的生命故事里。羞耻带来的表现,就是孤立、自我保护、自我恨恶、自我摧残、自我保留,以及幻想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第一个表现出来的就是孤立,这是羞耻在人际关系上的姿态。

虽然路加强生很受欢迎,朋友也不少,但是大家其实都不认识真正的他,那个孤立于所有人以外的他。羞耻的罪会使我们与其他人隔绝。罪的定义,说穿了其实就是那使我们与上帝隔绝的事;罪使我们与自己隔绝、与他人隔绝、以及最终与万物都隔绝。一个深感羞耻感的人,会使自己与健康的人隔绝,并且他们会倾向去跟另一个同样深感羞耻感的人建立关系(尽管他们不会分享内心的秘密)。深感羞耻感的人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经常都是肤浅、破碎的,而且都只聚焦在外在的共同嗜好上(例如电玩、音乐、汽车),不会有情感的经历上有所来往。这样的人为了营造孤立的姿态,都必须保持自我保护。

这样的人如果觉得自己快要被“发现”了,就会变得非常恐惧。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彼此坦诚各自的弱点;而自我保护的坚持则会扼杀这样的坦承。被羞耻充满的人就像是一个士兵待在敌军阵线后方,总是在扫描并评估周围的环境,处心积虑地要避开任何可能会暴露自己位置的危险。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健康的界线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一段刚开始的关系里,但是只有在愿意承担更多风险的情况下,关系才有可能得到发展。羞耻会让人不感冒这样的风险。随着孤立和自我保护的增加,正面的人际关系就会减少。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有鼓励的影响力和健康的观点也会跟着变少,进而导致一个人对自己的憎恨越发加深。

所有负面人际关系策略的动机,都是自我憎恨。有多大程度的羞耻进入一个人的生命,与这个人对自己的憎恨程度是有关联的。深感羞耻的人会对自己发怒,并且一想到恩典就会觉得被冒犯。他们常常活在一种模糊的状态中,既有一种奇怪的权利感,又有一种不配得的感觉。他们想要解脱,同时却又破坏可以解脱的机会。他们常常想要获得大量的关注,同时却又破坏这样的关注,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得。他们经常跟必然性的谎言为伍,心想:“我是个恶心的家伙;大家迟早都会知道我的真面目。”

撒旦被称为是“控告弟兄的人”,他低语着,提醒说我们最黑暗的经历将会被揭露。在《耶利米书》中,上帝的百姓在沙漠中感到口渴。在《耶利米书》2:13,上帝说他们犯了两个罪。第一个罪就是他们离弃了上帝,也就是活水的泉源;第二个罪就是他们“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也就是说,他们顽固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自己的渴。那位控告者使我们厌恶自己的口渴,而不是为自己的悖逆悔改。

上帝在圣经中使用鲜明的图像来描述我们饥饿、干渴、被囚、被捆绑、被奴役的情形。这些描述用语都是在描述我们与祂没有关系的时候。羞耻让我们恨恶自己的干渴、饥饿、以及对和好与救赎的渴望,甚至使我们憎恨盼望。

不过,羞耻有一个最隐密的特点,就是它会让人接受一种错误的信念;这种信念会让人以为自己内心的受造是有瑕疵的。这种自我憎恨让路加强生认为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认为自己太惹人厌、已经没有得救的盼望了。他那“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终究是干涸了,让他以为自己是完全的孤单、没有得救的可能。

自我憎恨会导致绝望和自我摧残的行为。羞耻跟摧残的行为是有关联的。研究指出,羞耻和参与霸凌、攻击他人和自杀的行为有相当高的关联。路加强生自我摧残的行为就是药物成瘾;在其他案例中,自我摧残的行为可能是可以带来心灵麻痹的活动。羞耻就像是过滤器和放大器,把人身为上帝的形象而有的尊严给过滤掉,并且放大我们的败坏。有些人会因此终生过着一种受恐惧挟制的生活,从来不敢承担适当的风险。绝望的心灵渴望着麻痹。

当一个人试图维持残存的一点尊严时,对于暴露的恐惧就会变得更深层。为了遮掩日益严重的挣扎,所需要的精力是非常大的。生活被生存取代;关系被自我保护取代。当一个人以自我生存为焦点的时候,就不可能活出以他人为焦点或以上帝为焦点的生活了。在这种强调自我生存的状态下,人心中的焦虑会增加,也有更高的机率罹患忧郁症;这种时候,我们会开始保留并保护我们心中黑暗的秘密;这些秘密是有关于我们对自己身份的看法以及我们所做的事情的;在某些案例中,这样的秘密也与别人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有关。当一个人的焦点全放在自我保护上的时候,就势必会活在一种错觉中,以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

羞耻以一种矛盾的方式,使那些深感羞耻的人觉得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靠自己凿出池子,心想着说:“既然问题出在我身上,那我一定可以靠自己解决!我才不需要去依靠上帝或别人呢。我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普遍的心态,就是我们只打自己认为能赢的战争;而羞耻会让我们曲解现实,并让我们以为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解答,以为自己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羞耻会让一个人心怀这样的错误观念,同时又让人觉得自己掌控了局势。深感羞耻的人会背负这样的重担而永远不信靠上帝或别人。路加强生的荣耀故事被羞耻给挟持了,而《路加福音》则向我们诉说着那从最初的羞耻中挣脱而出的荣耀。

《路加福音》提到了被剥夺权利之人的故事:痲疯病人、瘫痪的人、衰弱的女子。《路加福音》让读者得以看见基督就是改变人、医治人的那一位。在《路加福音》中,这荣耀故事的开头甚至是在许多人都看为可耻的地方,也就是马槽和牧羊人。上帝荣耀的故事里充满了穷人、病人、被忽视之人、被藐视之人的故事,但是祂的同在将这些卑微的人变成了受高举的人。身为信徒,我们的故事将会交织在一起,并在荣耀中完结。

路加强生自杀了,他认为这样做就能给自己的故事带来结束。然而,主正在使用他的故事来安慰、教导并鼓励其他人。他的家人将悲伤化作力量,去教导并安慰那些觉得正在失去盼望的人。撒旦的声音将会导致羞耻、但上帝的声音将会带来荣耀,这样的认知使人感到清醒与振奋。羞耻会导致自我摧残,而活在荣耀中则会带来转变。

本文原发表于《桌边谈》杂志。
JamesCoffield
作者:詹姆斯·科菲尔德博士(JamesCoffield)是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基督圣约教会的成人事工主任,也是改革宗神学院圣经辅导的客座讲师。

::
/ ::

队列

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