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教训中的难解经文(二)(2)干犯圣灵的罪

  • 208
  • 0
  • 0
  • 0
  • 0
  • 0

干犯圣灵的罪(《生命的福音》耶稣教训中的难解经文系列二)
2023年04月07日
Timothy Keller
亲爱的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探讨“耶稣教训中的难解经文(二)”系列——“干犯圣灵的罪”这个题目。

我们在之前的讲题中一直探讨耶稣教训中的难解经文,这些教训不但难解,而且难以令人接受。让我读出今天的经文:马太福音12:30-32节。耶稣说:

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

这是神的话语。

耶稣教训中的难解经文并不像巧克力,可以让你一口咬下去,然后消化。我们说过这些难解经文好像坚硬的糖果。你要把它含在嘴里,让它慢慢逐层融化,然后才可以消化,吸收当中的营养。耶稣教训中的难解经文正是这样,我要给大家说明。

长久以来这段经文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如果你是辅导员,或者你只是正在聆听别人诉说他们的问题,你发现一件事。我作为牧者,多年来发现很多人怕自己犯了不得赦免的罪。有一点很有趣,即使没有这段经文,这种想法也可能出现。

人们问:“是否有一种行为真的错误和邪恶到一个地步,甚至连神的爱也无法赦免?真的有这回事吗?”我们会探讨这个问题。如果我们逐步分析这经文,把它当作硬糖一样让它在嘴里慢慢融化,我们会发现这段经文教导我们三个原则。

这都是深邃却发人深省的教训。这段经文教导我们有关赦免的问题、悔改的力量,最重要的是教导我们品德高尚的危险。让我逐一说明。

第一,赦免的问题。当我们研读这些经文,有时候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看看这段经文的最后一节,第32节说:“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我们马上会问:“到底是什么罪?”我们忽略了这里教导我们一些关于赦免的普遍原则。

我们暂且不要问:“耶稣所指的到底是什么罪呢?”让我们退一步,说:“耶稣谈到什么有关赦免的普遍原则?”事实上,耶稣在这一节和接下来的经文要表明一个似乎互相矛盾的道理,但这点十分重要,一方面,神乐意赦免人;另一方面,人却可以逃避神赦免的大能。

首先,我们从这段经文明白到赦免是一件极难的事。神何等愿意赦免人,但人可以逃避神赦免的心意和大能。让我来解释这是什么意思。首先,看看第32节上:“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这是令人惊讶的宣告。人们却马上往下看这一节的下半部。“人子”一词是描述至高王权的用语。人子曾在但以理书第7章出现,经文说人子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人子是尊贵的王者形象。我们知道在古代王室的尊贵形象都是极受保护的。

以斯帖记记载了波斯王的事迹。以上的情况并不罕见。在古时,一个人若没有君王的传召是不得擅自去见王的。事实上,未经传召便擅自去见王是死罪。除非王伸出权杖赦免这个人,否则他不得存活。未经传召便擅自去见王是不尊重王的举动。人们不可以用说话干犯君王。他们甚至不可转身背着王,要面对着王退下。他们不可直视王的眼睛。他们要对君王赞美不绝,说:“愿王万岁”之类的话。

我们看但以理书也看到这一点。耶稣基督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君王。祂说:“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这意味着耶稣说:“你可以用说话干犯我,我会赦免你。你可以用说话干犯我,我不会生气。尽管我发出伟大的宣告,我却不像世上的君王。”耶稣不像世上的君王。看看新约圣经,一方面,你看到耶稣发出伟大的宣告,世上没有一位君王可以相比。耶稣说祂赦免人的罪。祂说祂将要审判天地。祂发出各种伟大的宣告。

可是,我们看到耶稣亲近小孩,祂谦卑,祂摸麻疯病人,接触被遗弃的人。耶稣从没有以这种态度对人说:“你竟敢这样跟我说话?”耶稣从不感到被冒犯。祂从没有对人说:“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祂从没有这么说。十字架证明了这一点。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人们不仅用说话冒犯祂,也嘲笑祂。人们诅咒耶稣,把祂钉十字架,用枪刺祂。耶稣说什么?祂说:“赦免他们。”

第32节说什么?人们看了经文的上半部分,还没有理解便马上往下看。我们十分关注这节经文的下半部分,以致忽略了上半部分。第32节上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愿意赦免人,祂的赦免无可限量。没有任何罪是耶稣基督不愿意赦免的,即使人们杀害祂、践踏祂、把祂钉十字架,用枪刺祂,祂也愿意赦免。还有什么罪行比这更糟呢?主耶稣说:“没关系。我赦免你们。”这实在令人惊讶。

当我们往下看第32节下,我们更有充分理由去认真地对待这节经文。让我们简略地看看下半部,这句经文告诉我们什么?经文告诉我们,一方面虽然神希望赦免人,另一方面,人却可以拒绝神的赦免。做出一些行为拒绝神的赦免是有可能的。也许有人说:“怎可能呢?你竟说人可以拒绝神赦免的大能?神不是无所不能的吗?全能的神不是这个意思吗?圣经不是说神是全能的吗?这是不可能的。”

圣经告诉我们有很多事情是神无法做到的。希伯来书第6章说神不能说谎。提摩太后书第2章说神不能失信。我们在这里留意到一点:古代的教师喜欢说一些显然是互相矛盾、莫名其妙的话,这些话实际上是要给人一个既一致又微妙的道理(我可以举一些别的例子)。

马太福音12:30节下正是一个例子。经文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耶稣在马可福音第9章却这么说:“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你说:“这不是互相矛盾吗?”不是。

古代的教师说这类互相矛盾的话是为了让人去思想。他们不是互相矛盾,而是要表明一个平衡、微妙,却又一致的真理。耶稣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然后在别处却说:“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耶稣的意思是:“你不可对我采取中立态度;要么与我相合,要么敌挡我。”耶稣对门徒说:“可是不要太快下定论,以为人们不与你同伙就是敌挡我。”这是古代教师所采用的方式。

耶稣在这里说什么?相当简单。祂说:“你不要以为我的圣洁和慈爱不能并存。你不要以为因我有无限慈爱,所以不管你做了什么或如何行事,你也必然无条件蒙赦免。”据说法国著名怀疑论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临死前有人问他:“你不担心吗?如果真的有神怎么办?”

伏尔泰说:“神会赦免我的。赦免是祂的责任,是理所当然的。”经文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经文是这么说的。让我举例说明,我再想不到更好的例子。想象一下,有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来攻击你、殴打你、残害你、抢掠你,然后逃之夭夭。后来他们被捕。你卧在医院里,对执法人员说:“我饶恕他们,请不要提出起诉。”

你知道政府官员会怎么说吗?“事情不仅关乎你个人。事情不单涉及你是否有报复的意愿。你的感觉不是重点。如果我们让这些人胡作非为,社会便无法存在了。事情不单涉及你个人的意愿。很高兴你愿意饶恕他们,但他们必须被起诉。”

你说:“当然,这不仅关乎个人。”这就是神要表明的道理:“对全宇宙来说,这都是千真万确的。我没有对你怀着恶意,但这是关乎我给全宇宙所创造的道德体系,也关乎公正和公义,我们无法让这事一笔勾销。”

我多年前曾听过威尔斯保守派传道牧者钟马田博士(Dr. David Martyn Lloyd-Jones)的讲道录音。钟马田已离世多年,他是一位保守派的牧者,所以当我听到他所说的一段话,我感到很惊讶。他说了一件奇妙的事。他大概这么说:“让我存着敬畏的心说这话,宽恕即使对神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事实上,我必须说宽恕是宇宙中最大的难题。创世记第1章记载,神说:“要有光”,接着的经文说:“就有了光”。但是在创世记第3章,神的意思是:“要有救恩和赦免”,但这要过了多个世纪后才成就。”

即使神也无法只是说:“要有赦免和救恩。每个人都很好,无论如何我爱每一个人。”首先耶稣要指出赦免是宇宙中最大的难题。赦免是宇宙中最大的问题。这么说是不是很奇怪?在我们继续讨论下去之前,你必须明白这一点。如果你因为太关注那是什么罪而看不到这点,你便忽略了重点。

事实上,我要告诉你们这一点对你来说有什么实际影响?你说:“有什么影响呢?”影响多的是。首先是你与神的关系。多年来我设法要弄清楚为什么人们对耶稣的事迹有如此不同的反应,现在我深信这是原因所在。

很多人听了耶稣的事迹,知道耶稣受死,知道耶稣为我们的罪受死,他们说:“我一直都相信这一切。”但是这没有带来什么影响……他们仍然忧虑、焦虑、受压、不安。耶稣的事迹并没有使他们改变。另有一些人听了耶稣的事迹,他们领受了、明白了,然后说:“啊,我的天啊。”他们心里产生了爆炸,一切都改变了。

他们不再受任何东西驱使。他们不再被任何东西烦扰。再没有什么东西重压着他们。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呢?我开始明白到为什么人们听了耶稣的事迹,生命却没有改变,是因为他们以为赦免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不知道在十字架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想一想吧。

在继续讨论下一点之前,让我说明如何应用这道理。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呢?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弗兰克‧里奇(Frank Rich)曾发表一篇文章,探讨为什么今天每个人总是感到被冒犯。他说:“奇怪的是,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我们说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可是人们却不断被冒犯,说:“你冒犯了我。你冒犯了我的信仰和我的群体,我要你闭嘴。你的话冒犯了我。”

里奇说:我们越是说:“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人们越是受冒犯,这实在令人惊讶。这段经文给我们完美的解决方法。当人说话干犯耶稣基督的时候,祂从没有生气。为什么?基督徒的反应理应是相反的。基督徒理应说:“绝对真理是存在的,真理本身能明辨一切。”基督徒总不会感到被冒犯。

耶稣基督就是绝对真理,既然祂说:“当你说话干犯我的时候,我不会生气。”那为什么我该生气呢?基督徒绝不可落入一种总是被冒犯的想法,说:“你冒犯了我。你竟敢这样?”基督徒理应是极厚脸皮的。

第二,悔改的力量。第31节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这看来好像是说同样的事情吗?不是。请仔细看看。我们在这里再次看到令人费解的话。经文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你也许说:“那句话听起来确实互相矛盾,甚至比第32节更矛盾。”

耶稣在第31节岂不应该说:“除了这一种罪以外,几乎所有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甚或耶稣岂不应该在其中一句这么说:“除了这一种罪以外,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耶稣似乎是说:“不是的,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这是第一句话,然后到了第二句祂似乎收回第一句话。让我们想一想为什么古代的教师(包括耶稣)总是喜欢说这种莫明其妙的话。耶稣并非自相矛盾,祂只是想让我们去思考而已。

我看过一些解经家对这段经文的诠释,他们的见解给我很大帮助。他们说:如果你以外在的角度来看第一句,并以内在的角度来看第二句,你便明白这两句经文并非互相矛盾。如果你把第一句视为谈论外在的现实,而第二句视为谈论内在的现实,你便明白它们并非互相矛盾。当你以这角度来理解,你发现这与圣经中其他教导完全相符,事实上这节经文给我们证明悔改的力量。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让我来解释吧。

看看第一节。我们以外在的角度来看。“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耶稣说的是所有外在的行为。没有某种罪、行为、言语和行动本身在本质上必定是不可赦免的。整本圣经都是这么说。圣经再三告诉我们,没有某种具体的行为和实际行动在某程度上超出了界限,以致神无法做任何事情去拯救我们。

以赛亚书第1章说:“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无论你的污秽有多深,我也能洁净。”经文不是说:“你们的罪像朱红,除了一种罪之外,所有罪都可以比雪更白。”

看看保罗。他从前逼迫人、杀害人,后来却蒙神赦免,成为使徒。看看大卫。他为了得到乌利亚的妻子而谋害乌利亚,或许也杀害了其他人。他却蒙神赦免、被挽回、蒙接纳。这是什么意思?圣经再三告诉我们:从外在的角度来看,你所犯的罪没有一种是不可赦免的。

我们以内在的角度来看第二节。但如果你拒绝圣灵在你心里动工,引导你悔改,罪便不蒙赦免了。换句话说,一方面,从外在行为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罪是不可赦免的。另一方面,从内在的动机和态度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拒绝圣灵引导你悔改,罪便不蒙赦免(不仅是某一种罪或严重的罪,而是没有任何罪可得蒙赦免)。

为什么这么说呢?为什么我给你这样解释经文呢?根据上下文,耶稣说这话之前刚刚医治了一些困苦的人。这些医治都是令人惊讶的。因着这些令人惊讶的医治,圣灵给众人显明耶稣就是弥赛亚,圣灵尤其是要向那些宗教领袖显明他们对弥赛亚的看法是错的。纵使圣灵给他们显明这一切,这些宗教领袖作了什么?他们固执己见,他们说耶稣是靠着别西卜赶鬼。

接着,耶稣说了这段话。这是什么意思?圣灵的工作是指出你的错。圣灵的工作是进入你心里动工。“嗜酒者互戒协会”(Alcoholics Anonymous)深明这一点。约翰一书1:9节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只是常识罢了。除非你承认自己犯错,否则你永远无法挽回。除非你承认自己犯错,否则你永远无法弥补伤害。显然,你必须承认自己所犯的错。

但是“嗜酒者互戒协会”知道人心潜在否认的可能性。当人们被定罪,他们心里自然会出现一种强烈反应:就是否认、推卸责任、自我辩护和找借口。他们仍然陷在过犯之中。因此,“嗜酒者互戒协会”知道圣经明确地表示,一个人若没有圣灵在心里动工,便永远无法克服否认、自我辩护等行为。没有人能做到。因此,耶稣在约翰福音16:8节说:“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这是什么意思?你没有突然领悟到这个道理吗?矛盾并不存在。这节经文告诉我们,一方面,无论何事都可以透过谦卑、认罪和悔改这灵丹妙药来得医治。另一方面,这意味着若没有谦卑、认罪和悔改,什么也无法得医治,即使是最小的罪。读者看这节经文的时候可能面对一个重大的危险,就是他们几乎立即会说:“啊,我的天。这里说的是什么罪?”读者想到一些极其黑暗、令人发指的事。

我要进一步强调一点。这节经文要告诉我们,从外在的角度来说,任何罪都可以蒙赦免,但是从内在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拒绝圣灵,便无法蒙赦免了。圣灵的工作是叫人知罪,你说:“我做错了。”却不会感到绝望、忿怒和推卸责任。唯有透过圣灵承认做错时才不会感到绝望、忿怒和推卸责任。如果你拒绝圣灵,即使是最小的罪也可以把你的生命完全摧毁。如果你悔改,一切都可以得医治。如果你不悔改,一切都无法得医治。

让我再进一步强调一点。假设你没有犯任何大罪。假设你是一个吹毛求疵、急躁易怒的人。你总是挑剔和批评人。你不会承认自己是多么极端。你读到耶稣基督在客西马尼园吩咐祂的门徒在祂最忧愁难过的时刻和祂一同儆醒……耶稣出去向天父祷告。祂三次去祷告,每次回来见门徒都睡着了。耶稣说:“你们不能同我儆醒片时吗?”耶稣每次回来,他们都睡着了。耶稣说什么?祂说:“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意思是:我知道你们不是恶意的,我知道你们正尽力去做。

如果你是一个吹毛求疵、总是爱批评和挑剔的人,当你读到这段经文时,你看不出自己如何不同。你一辈子都在否认自己是个吹毛求疵的人。这可以摧毁你的一生。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很多人因这缘故而变得孤独,他们本不该如此孤独,他们也不想如此孤独。别人就是无法告诉你任何事情,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向你表达。

我要强调一点。如果你是基督徒父母,而你若是这样的话,你总不会悔改,不会看到自己的问题,也不会改变,你的孩子长大后对基督信仰很反感,不是由于你是个假冒为善的人,或由于你有外遇,对配偶不忠,只是因为他们长大后对基督信仰很反感。他们对基督信仰很不满,因为他们心里说:“看看我父母没有基督徒的品格。”你的孩子可以看得出,你们却看不到。耶稣真正要说的是,只要人愿意悔改,一切都可以得医治,没有悔改便没有医治。

我想提醒已婚人士,下一次当你婚姻中出现争执,你觉得问题的起因有九成是由于妻子的错,你自己的错只占了一成。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妻子心中对这个比例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我想给你一个建议。无疑,这是双方面的,不只是针对丈夫而言。当然,我只是从这个方向去思考。

你知道问题的起因有一成是由于自己的错,你要不带着怒气、不推卸责任、不绝望、也不谄媚,真真正正为自己做错的部分承担责任,说:“导致这个问题我也有责任。我真的很抱歉。”你只要耐心等待,你发现所有死结都开始解开。这是悔改的力量。只要人愿意悔改,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若没有悔改,问题便无法解决。

耶稣基督说:“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这实在是奇妙的宣告。但接着耶稣转过身来,说:“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耶稣说:“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祂的意思是:“人若说话冒犯人子,还可以得到赦免。你拒绝我,这不是问题,你总可以回转。真正的问题是,圣灵在你心里动工,叫你知罪,但你是否一直拒绝圣灵的感动?如果你拒绝圣灵的感动,你绝对没有盼望。”你知道这还意味着什么吗?还有另一个含意。

如果你感到有人硬拉着你,你心里十分疑惑,说:“这些道理对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肯定这是否真的,我甚至连一半也不相信,或许我根本一点也不相信。”我给你一个建议。耶稣在这里要说明的道理十分重要。我不是要求你相信,只是想你作个假设。如果真的有神,祂是很难让人相信的。你需要靠着圣灵的帮助才能相信祂。

DTijCmU5aS98c6gihFDmkSUmKgTCXBGHrXrHXJv61aXf Nagel)是美国纽约大学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在其著作《最后的话》(The Last Word)中坦诚地说:相信神会使人神经紧张。这是对宗教的恐惧。

内格尔说:“我说对宗教的恐惧,不是指许多人因某些已确立的宗教和宗教机构那令人反感的道德学说、社会政策和政治影响力而对它们怀着完全合理的敌意。”内格尔说这是合理的。他确实说得对。但是他说:“这不是我的意思。”

内格尔说:“我要说的是更深层的事,就是对宗教的恐惧。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自己强烈感受到这种恐惧。我希望无神论是真的。事实上,我所认识最聪明、最见多识广的人都是信徒,我因此感到十分不安。这不只是由于我不信神,很自然希望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这是因为我希望没有神!我不希望有神存在,我不希望宇宙是这样的。……‘我’这个宇宙权威的问题并不是罕见的情况……”

内格尔只是要指出,当谈到神的问题,其实没有人保持客观。你不可以坐下来读圣经并说:“嗯,我读圣经,借此看看它是否真的。”你并不客观。内格尔正是这么说。他说:如果圣经是真的,你已经失去自己生命的控制权了。没有人能保持客观。别那么荒谬了。

耶稣告诉我们:“既然真的有神,你只能在圣灵的帮助下看见神。”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如果你真的尝试认识神,真的要探究神是否存在,你必须请求圣灵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开始感到圣灵的帮助,请不要逃避。

既然圣灵是神,你不可把祂当作一个推销员般看待。如果有人来敲门,我正在看书,我说:“嗯,我还需要一小时才看完这本书,到时我才起来开门。”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这个人已经不在门外了。当有人来敲门,你要去开门,不然你不要期望可以再见到这个人。

耶稣说:“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换句话说,这就是圣灵。因此,如果你说:“我有兴趣探究一下基督信仰。”你必须对属灵的动力保持敏锐触觉。你不可以只是简单地说:“我随时都可以得到这信仰,只要研读一下圣经便可以了。”不是的。如果你正在看这文章,这也许是圣灵的工作;尽管你可能感到有点无聊,这也许是圣灵的工作。

因此,如果圣灵打开你的心,如果你感到自己被神深深吸引,你对神感到兴趣,或者你感到自己需要神,你要听从圣灵的引导。什么都可以得着医治,只是你若拒绝圣灵在心中的感动,便无法得医治。圣灵不断提醒你,就好像透过互联网不断给你发送即时信息一样。你收到这即时信息,却说:“我不知道这是谁,我现在很忙。”不要这样对待圣灵。

第三,品德高尚的危险。这也许是最发人深省的一点。有人说:“这节经文非常有趣。我一直都想理解这节经文。你所说干犯圣灵的罪其实只是指拒绝悔改。”你知道吗?我们还有一点要讨论。我会简略地说明这一点,但我要说的最后一点比你所想的更发人深省。

如果你抱着以上的看法,那么你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去看这段经文。虽然这段经文向众人指出悔改的力量,以及赦免的问题,但事实上它谈论的是别的事情。耶稣其实是指着一群宗教人士说话,祂直截了当地警告他们不要亵渎圣灵。

大家看看马可福音第3章、马太福音第12章和路加福音第12章,这几章经文都记载了相同的事迹。当时耶稣正在跟谁说话?耶稣不是广泛地向一般群众说话,而是向一群宗教领袖说话。祂正在跟一些道德高尚、正人君子、熟悉圣经的人说话。你可能会说:“是的,但他们并不相信耶稣。”

还有另一段类似的经文。希伯来书第六章说:“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

耶稣在马太福音7:22-23节论到末后的日子,祂也说了类似的话:“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我们都有可能拒绝圣灵。圣灵的工作是叫我们知罪,显明耶稣的身分,但为什么耶稣特意要向这些宗教人士说话?

圣灵在这里所说的跟祂在整本圣经所说的一样。你有否留意到,尤其是在新约,你再三看到耶稣同时与两种人相遇。路加福音第7章中有法利赛人西蒙和妓女。约翰福音第3至4章中有法利赛人(宗教领袖)尼哥底母以及在政治上被人遗弃的撒玛利亚妇人。

路加福音第19章中有受尊敬的人和被社会遗弃的撒该。浪子的比喻中有兄弟二人,哥哥留在家里,弟弟却离家任意放荡,耗尽父亲的赀财。

每个例子都有信奉宗教的人和无宗教信仰的人,一个是良善、正直、事奉神、相信圣经的人,另一个是破碎、被遗弃、生活放纵的人,耶稣基督请他们来到祂面前,在每个情况下,最快或唯一一个回应耶稣的是无宗教信仰的人。耶稣在这里也要说明同样的道理。祂说信奉宗教的好人可能比无宗教信仰的人更有可能忽略了福音。

耶稣基督重新给神国下定义。祂如何重新下定义?首先,耶稣亲身成为软弱的人,以爱服事人。其次,祂说:“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罗马人的管辖,而是你们的罪和邪恶的心。”最后,祂说:“所以并不是好人可以进入神国,坏人不得进去,而是谦卑的人进入神国,骄傲的人不得进去。”法利赛人无法接受这道理。

耶稣说:“你并不明白信奉宗教的人比无宗教信仰的人更难明白福音。”为什么?宗教与福音完全相反。宗教是:“我给神过良善的生活,神便给我赏赐。”但福音是:“神借着耶稣基督给我完美的记录。耶稣来到世上活出我本该活出的生命,承受我们本该受的死刑。”我们蒙神接纳,然后为祂而活。

宗教却是从外而内的:“只要我过良善的生活,神必赐福与我。”福音是从内而外的:我得蒙接纳是因为耶稣基督所成就的事,这给我内心带来甘甜,并借着怜悯和公正的生命流露出来。因此,信奉宗教的人自以为明白福音,事实却不然。这就亵渎圣灵。这就是希伯来书第6章所说的可怕境况。马太福音第7章说:“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行许多异能吗?”

这是本信息的结尾。很抱歉我不得不将最发人深省的部分放在结尾。我尝试看看可否先说第三点,最后才说第一点,因为第一点令人感觉良好得多。但我无法这样做。

亵渎圣灵就是:信奉宗教的人接受基督信仰、受洗、学习圣经、积极参与教会聚会,然后成为教会领袖,他们自以为明白福音,事实却不明白。

每个宗教都说只要你过良善的生活,神便会给你赏赐。福音却相反。福音说你单靠恩典得救,你并不比别人好。宗教产生了一群轻看别人的人。福音教导我们去爱和尊重别人,即使是与我们不同的人也要爱和尊重。宗教产生了一群只会说出祷文的人,他们没有爱,也没有与神亲近的祷告生活。福音使人拥有与神亲近的祷告生活。他们既向神祈求又爱慕神。

宗教产生了一群不相信自己会做坏事的人,因此他们难以饶恕人。福音使人愿意饶恕人。有些人接受了基督信仰,说:“我决志跟随基督。我为基督而活,并顺服祂。”他们相信神必须给他们赏赐,因为他们“为基督而活”。但基督不是他们的救主而只是典范,即使他们以为自己已接受了基督为救主。很抱歉我必须告诉你这一点。

为什么希伯来书第6章说有些人可以来到教会事奉、认识圣经、看到圣灵改变人们的生命,好像法利赛人所说的一样,却忽略了福音,以致这种情况会出现?我已多次见过这种情况出现。有些人接受基督信仰,但他们的生命并没有真正改变。他们总是很忿怒,因为他们认为神没有给他们所配得的。

你是否时刻有这种感觉?因为你以为自己是靠行为得救。如果你总是感到:“我过着相当良善的生活,为什么我的人生并不顺利?我配得更好的人生。”你基本上活像一个法利赛人,一个信奉宗教的人。

你没有接受耶稣基督对神国重新所下的定义。你抱着靠行为得救的心态去生活。你总是埋怨神。你难以饶恕人。你看不起那些你认为是邪恶的人。你内心却没有与神亲近。你可能已经在教会聚会多年。你自己心知肚明,但你不会让人知道你里面是空虚的。

你也许喜欢某个牧者、某个讲章、喜欢看到教会增长,但你内心是空虚的。你没有改变。多年后你面对试探,或者你搬到另一个城镇,你不喜欢那里的教会,基督信仰对你来说便变得不真实。你经历这些事,最终远离了基督信仰,这不是因为你不得赦免,而是你没有悔改。

无论人们对你说什么,你以为自己接受了基督信仰,事实却不然。你无法信服。你以为自己接受了基督信仰。最糟糕的是在教会里做一个法利赛人。但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第7章竟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耶稣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

教会里的法利赛主义不仅摧毁你的生命,因为最终你若离开信仰,基督信仰对你来说变得不真实,你离开信仰,却坚信自己知道一切答案。没有人能走近你。这对世人也造成破坏,因为人们看着你的生命,你看来与其他人无异。世人不知道宗教和福音的分别,因为在教会里一般人都不知道宗教和福音的分别。因此,每个人都迷失了。

有何盼望?别忘记第一点。让我这样结束吧。我曾听过英国传道牧者迪克‧卢卡斯(Dick Lucas)一系列关于浪子的比喻的讲道录音,其中一篇题为《耶稣恳求祂的批评者》(Jesus Pleads with His Critics)的信息令我十分惊讶。浪子的比喻的结尾有一引人入胜之处,正如我刚才提到,小儿子任意放荡,后来回到父亲那里认罪悔改,可以进入父亲的筵席,这意味着他得救,因为这是天国的筵席。

大儿子一直顺服父亲,与父亲同在,却没有进入筵席,因为他不喜欢父亲处理产业的方式。关键在于大儿子比小儿子更远离父亲的心,他自己却看不见。为什么?因为他从没有离家。他的肉身从没有离开过,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属灵生命已经离开了。

这才是问题所在。因此,信奉宗教的人最有可能忽略福音和拒绝圣灵。这是耶稣要表明的道理。有趣的是,我们几乎看不到这一点,在这个比喻的结尾,父亲出来恳求大儿子。

事实上,卢卡斯说:耶稣基督恳求那些宗教主意的人、法利赛人,这个比喻是对他们说的。卢卡斯提醒我们有一件事必须小心:我们不要以满口仁义道德的人的轻蔑态度对待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

我们绝不可说:“我们的教会拥有真理,其他教会却不然。”我们绝不可有这种想法。父亲不但寻找小儿子,也寻找大儿子。天父不但寻找税吏,也寻找法利赛人。天父不但寻找妓女,甚至牧者也寻找,并恳求他们,因为祂爱我们每一个人。

以下的话可以给你确据。如果你怕自己犯了不可赦免的罪,你要知道其实你没有。你心里担忧,说:“我可能失去了神。我渴慕神,不想失去祂。”即使这种焦虑也不是你自己在心里产生的。唯有圣灵才能在你心里产生这种焦虑,你要为此喜欢快乐。我们有一位充满恩典和大能的神,你担忧可能会失去神表明祂在动工。“主啊,求你赦免我的罪,因为我的罪重大。”何等伟大的神!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这段论到亵渎圣灵的难解经文最后给我们带来发人深省的好消息。求祢给教会显明如何实践这教训,帮助我们看重祢的教训,避免陷入经文所说的境况,并经历恩典的福音所带给我们生命的改变。祷告奉主耶稣的名求,阿们。


Timothy Keller(提摩太·凯勒)是救赎主长老教会(位于纽约曼哈顿市)的创建者和曾经的主任牧师(已退休)、福音联盟(The Gospel Coalition)的联合创始人暨副主席。凯勒牧师著述颇丰。如欲获取他的更多资源,可浏览Gospel in Life网站,或在推特上关注他。

::
/ ::

Queue

Clair